砥砺奋进的5年--就业篇 残疾人就业典型案例(三)用残障之躯谱写美好新生活
发表时间:2022-10-27
阅读次数:1157
黄全云,男,广德市东亭乡沙坝村肢体四级残疾人。在五十多年的坎坷人生路上,他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汗水、理智和悟性,编织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,构建了和谐美满的家庭,帮助了众多的弱者,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。
一、笑对人生不平事,创业致富奔小康
1989年,黄全云在沙坝村窑厂当维修工,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掉了右手。起初,他承受着肉体痛苦和精神压力,整日呆在家里郁郁寡欢。但妻子的信任与鼓励,儿子的呱呱坠地,给了黄全云许多的责任和动力。不甘自暴自弃的黄全云在爱人的悉心照料下,逐渐恢复了斗志,他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继续拼搏奋斗。
黄全云深知残疾人赴外务工没有一技之长,很难找到合适的足以养活一家老小的工作,他便开始摸索一条自主创业的新路。通过对国家新农村政策的了解,1990年开始,黄全云带领家人开启了茶叶、苗木的种植之路。向地里讨生活,对于四肢健全的人而言都要付出艰辛的劳作,更何况是失去右手的他。黄全云开始重新学习各种习以为常的劳作技能,用左手拿锄头、用左手把沉甸甸的肥料抬到肩上再背到地里、用左手种植幼苗等等,他付出比正常人多百倍的辛勤和汗水。而左臂也因为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每天睡觉时都会肿胀疼痛,还出现了左手骨质增生,创业之路对于黄全云而言,走得异常艰辛和煎熬。在黄全云的不断努力下,渐渐地生活有了起色。2006年起,黄全云租赁了东亭乡阳山村50亩荒山,开启了白茶种植之路,种树、浇水、剪枝、施肥,他带领家人们热火朝天地干起来,因为只有一只手,在抱着树苗或拿着工具在山坡上行走的时候就难以保持平衡,常常会因为失去重心而摔倒,无数次摔倒后都咬着牙忍着疼痛爬起来继续劳作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每年收入达到十多万元,并带动当地十多名村民农闲时兼职就业。
他不满足于种植茶叶,不断开拓创新。2019年他承包了本村民组十余亩地,打造成多品种的蓝莓基地。因为土壤是以前高铁建设时的回填土,土质很差,他肯于学习,带人慢慢一步一步改良土壤。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生意越做越大,如今每年各项作物产值达数十万元,带动周边几十名村民兼职就业。
二、身残志坚奔光明,帮助村民为快乐
黄全云在身陷残疾,获取自信,走向自强的四十多年的坎坷人生中,已变得更加坚强、更加成熟。他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,不仅盖上了宽敞明亮的住房,还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。更可贵的是,他不仅雇佣了部分村民,带动村里的的富余劳动力就业,还凭借自己的特长为他人提供服务,在树荫下、屋舍旁、田地里教授村民种植技术,并且带头协助村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苗木,在自家屋后种满了红叶石楠、红枫、香樟、桂花、五患子等。周边不少村民也因此走上了种植苗木致富之路,他说带领大家致富是他的快乐,全村人富了才叫富。
黄全云靠着自己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。可是看着周围的部分村民生活依然十分困难,他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。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,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,他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,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带动周围村民,扶持当地贫困人发展白茶共同致富。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德残联的支持,如今,在他的带动下,当地已经有了十几家白茶种植户,他引导大家加入了广德市茶叶协会,其他农户有情况、有问题找他时,他毫无保留地给予免费技术指导,帮助他人。他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其他白茶种植户家里义务指导,在他的影响下,十几家白茶种植户的技术得到提高,走上勤劳致富之路。
一路走来,有数不清的心酸和汗水,他以比常人多几倍的付出和毅力坚持到现在。他终于实现了他当初“咬牙切齿”的愿望——自己一定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、工作,他单手写字,单手上网,单手骑车……单手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。
黄全云的白茶园和蓝莓采摘园办的风生水起,创业之路上艰辛与挑战并存,他对残疾人生活的不易更是感同身受。为此,他决定把周边的残疾人也带动起来,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。他经常鼓励沙坝村里的残疾人,“我自己也是个残疾人,我理解残疾人赚钱很难,但是只要自己努力奋斗,就一定能通过勤劳的双手实现梦想。”黄全云说,下阶段他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,让更多的残疾人和困难户在家门口赚取一份收入,带领大家共同致富。(广德市残联 供稿)